每当宝宝出现咳嗽、气喘、有痰、咽喉肿痛等呼吸道症状后,儿科医生常常会给宝宝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很多家长对雾化吸入治疗并不了解,那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什么是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治疗是经专用装置将药物分散成液体或固体微粒即气溶胶形式,使其悬浮于气体中,经鼻或口吸入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目的。治疗作用主要包括消炎除肿、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稀化痰液、帮助祛痰等。
二、雾化有什么好处
①直达病灶:能够使药物直接作用在病变的呼吸道和肺部,起效更好更快;
②用药量少:雾化治疗较全身用药所需剂量较小;
③起效迅速:药物起效时间较口服药物快;
④副作用低:与全身性药物治疗相比,药物副作用比较低。
三、吸入的正确姿势
雾化患儿应处于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手持雾化器时应保持其垂直向上,以确保有雾气出来。面罩不可紧紧压住口鼻,以免出现窒息等意外。能合作的年长儿可告知其深呼吸。
四、儿童雾化吸入给药的注意事项
①雾化治疗前
②雾化治疗时
应置患儿坐位、半坐位,卧床患者摇高床头30~60°,避免仰卧位。雾化时雾化器必须时刻保持垂直。
年幼的儿童选用面罩式雾化器,面罩与面部可以有约0.5cm缝隙,但最远不要超过2厘米。
最好在安静状态下吸药:幼儿安静时吸入比哭闹时效果更好,幼儿哭闹时吸气短促,药物颗粒主要以惯性运动方式留存口咽部,从而影响疗效。
注意患儿的病情如面色、呼吸情况和出雾情况,防止窒息,勿将气雾喷入眼睛。
教会患儿用嘴深吸气,鼻呼气进行深呼吸,使药物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部。
若在雾化过程中出现频繁咳嗽、气促,立即暂停进行观察,待情况缓解后再评估是否继续。
一般雾化药物的液体量以3-4毫升为宜,时间以5-10分钟合适,一般不超过20分钟。
③雾化治疗后